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邪見)。
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
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根本煩惱的說法
六根本煩惱
六根本煩惱的內容即是十使的十種煩惱,亦即五鈍使的貪、嗔、痴、慢、疑五種思惑煩惱與含攝於不正見的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見惑煩惱。
三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也有說是三根本煩腦,內容即是所謂的貪、嗔、癡三毒。但這三種煩惱,仍然在六種根本煩惱的範圍之中。
煩惱的斷除
佛法修行中的解脫道,透過斷我見及斷我執的方法,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證阿羅漢果。
參考條目
煩惱 (佛教)
無明
我執
我見
隨煩惱: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
唯識百法明門: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
參考文獻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術語)又曰本惑,本煩惱。謂大乘百法中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也。惡見以外,謂為五鈍使。開惡見之一,則有身、邊、邪、取、戒之五見,此謂為五利使。合而為十。謂之十隨眠或十使。共為根本煩惱。其他為隨煩惱。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無明住地為根本煩惱。其他之四住地為枝末。
《瑜伽師地論》卷66:「雖有眾多煩惱及隨煩惱。然佛世尊但立三種根本煩惱。謂貪瞋癡。」 (CBETA, T30, no. 1579, p. 663, c15-16)
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
分類:佛教術語
根本煩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熱門文章
-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 WordPress.com — 申請免費網誌 http://zh-tw.wordpress.com/ ● 3721互聯網 | 零成本網路行銷與賺錢 http://logos3721.wordpress.com ● Blog部落格免費教學 | 台中關鍵字行銷,seo...
-
有效就不貴 無效皆浪費 跟上輕飄飄 跟下亂糟糟 開口神氣散 舌動是非多 如果你想要致富 就不要花時間去研究貧窮 證明不一定能致富 致富不一定要證明 不須證明 您是對的 對是一時 錯是累世 萬般將不去 只有業隨身
-
● FACEBOOK COVERS > Cute | Funny | Creative | Sexy | Quotes http://99covers.com/ ● Facebook Covers, FB Covers, Facebook Timeline Cover...
-
● Alexa Top 500 Global Sites 入口社群網站 ● 中華電信會員註冊 | 隨意窩 Xuite | HiNet | emome ● Google - Gmail │ Blogger │ Picasa 網路相簿 │ YouTube ● Yah...
-
gmail535124 gmail 信箱登入 gmail電子信箱24150 gmail 登入16806 gmail電子信箱14690 gmail com9489 gmail 信箱登入網頁5651 gmail信箱申...
-
● The Largest Sharing and Social Data Platform. We Provide Twitter and Facebook Buttons, Custom Audience Targeting, and more. | AddThis htt...
-
凡夫無法自制,這叫 [隨業流轉],也叫 [六道輪迴],也稱 [因緣果報]!因為業就是種子,這種子是我們無量劫以來點點滴滴造作的影相存檔在阿賴耶識中,這種子稱業,這業有善!有惡!這種子要現行,是必須有條件的才能起作用 . 要有外在的助緣 , 這無始的善惡種子才能萌芽而現行!稱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