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演义1-13册 - 净空法师专题网
http://www.jingtuzang.org/jiangjing/wlsj/10440.html
問:什麼是《科註》?《淨土大經解》和《大經解科註》有何不同?因為時間不多,我只聽老法師的《大經解科註》,就是《大經科註》,而不聽《淨土大經解》行嗎?
答:這兩個基本是一樣的。首先解釋一下《淨土大經解》,這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無量壽經解》,之前已印了很多了。《大經科註》,這淨土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淨土第一經,科就是講科判,註是註解。師父老人家曾經對《無量壽經》作了《科判》,然後黃念祖老居士的這個《解》,他沒有科判,我們師父就把這個《科判》跟這個《大經解》合在一起了。這個《科判》,就是分段,分成段落,每一段有一個小標題,這叫科題。你自己去看看《大經科註》,一打開每一段都有個小科題,而且它標上天干地支的數字。譬如說,甲一、乙二、丙三,它標下來,就是分段、分層次,非常的清晰,段落很清楚,便於你理解這個經的整個脈絡、框架,你都很一目了然。又把這個《科判》跟這個經,經文和《註解》合在一起,以這個《科判》來分段落,首先第一段是經,下面是解,然後又第二段有個科題,然後又是經,又是解,這叫《科註》。所以實際上是一樣,跟《大經解》沒什麼兩樣,只是分好段落而已。
師父老人家他講,每次講都不一樣,實際上你聽哪一次都可以,真聽明白了,你就能往生。劉素雲老居士,她在家裡聽的是師父二十年前講的《無量壽經》,那時候沒有依黃念老的《大經解》,他就是這樣隨著經文解釋。劉素雲老師聽了十年,開悟了,得念佛三昧了,師父印證,決定往生。二十年前的境界,你反覆聽,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能往生。現在的境界更好了,更不一樣,所以你就專聽其中一次就好。你說我想就跟著師父最新的聽行不行?也行,都是一樣的,《無量壽經》,也沒有改變題目,都屬於一門深入。
《淨土大經解》和《大經解科註》有何不同
熱門文章
-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化繁為簡 去蕪存菁 寧缺勿濫 一定要《斷捨離整理術》
-
如果有人向你展示了他們的真面目,不要試圖改變他們。 If someone shows you their true colors don’t try to repaint them. 圖文引用: 林瑞碧 - Google+ 玄一筆記學:舉一反三 | 聞一知十 ...
-
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南無, 阿彌陀佛, 卍, 善知識, 學佛, 念佛, 功德無量, 不可思議, 2015-12-16 (三) 123筆記學: NOTE-5W2H1E 玄一學 卍:道通為一, 不二不法, 無三不成. 玄一學佛:一點:業[因], 二線:機[緣], 三面:功[...
-
● The Largest Sharing and Social Data Platform. We Provide Twitter and Facebook Buttons, Custom Audience Targeting, and more. | AddThis htt...
-
Ctrl+F 鍵 開啟搜尋列。 相關連結: ● Windows 鍵盤快速鍵 - Chrome說明 ● ●
-
80/20法則(The 80/20 Rule),又稱為帕累託法則、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或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此法則是由約瑟夫·朱蘭(Joseph M. Juran)根據維爾弗雷多·帕累託本人當年對意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推論出來的。 所謂80/20法則...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一門深入 長時薰修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念佛是因 成佛是果
-
有效就不貴 無效皆浪費 跟上輕飄飄 跟下亂糟糟 開口神氣散 舌動是非多 如果你想要致富 就不要花時間去研究貧窮 證明不一定能致富 致富不一定要證明 不須證明 您是對的 對是一時 錯是累世 萬般將不去 只有業隨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